如何提高高壓滅菌效果?
發表時間:2019-12-30 13:44:05 瀏覽次數:1872
幾點建議:
1.高壓滅菌鍋空氣未排凈高壓滅菌鍋內空氣沒有排凈時,即便蒸汽壓力達到要求, 溫度也達不到相應高度。當蒸氣壓力為0.11kg/cm2時, 若高壓鍋內空氣完全排凈, 溫度可升至121℃; 若鍋內空氣未排凈, 溫度只能達到115℃左右; 若是空氣全未排凈, 溫度只有100℃ 。滅菌時高壓鍋內空氣存在, 不僅影響鑲度還影響燕氣穿透力。例如: 在排凈空氣的高壓鍋內, 敷料包中心部位可很快達到與包外相同的溫度; 在只排除少量空氣的摘寄拐內, 滅菌30分鐘后, 包內中心部位與包外溫度還有一定距離, 即使延長時間, 也不能使包內溫度達到包外的溫度, 因此空氣未排凈常常是導致滅菌失敗的主要原因。
2.滅菌時壓力與溫度不穩定當空氣排除后, 蒸氣引人消毒室, 一定時間后, 外套層壓力和消毒室溫度都已達到所需范圍。消毒室內溫度在維持時間中需保持絕對穩定, 如在此時消毒員不認真觀察或者同時進行別的工作, 消毒室的溫度不穩定沒有及時發現, 甚至降至所需范圍以下。發現后使溫度再次達到所需范圍, 同時又沒有重新計時, 這也常常是導致滅菌失敗的原因。
3.盛裝物品要恰當高壓滅菌鍋內排放物品要恰當, 底部有氣孔的貯槽需打開, 氣孔在墻壁上的貯槽應豎放, 以便蒸氣進人, 將空氣排出。乳膠手套不易滅菌, 因此不能重疊放。一塊包布內最好放兩付手套。滅菌時豎放在高壓鍋上層部位, 該處充滿大量蒸氣, 手套不易在高溫中氧化損壞。包裹的包裝不宜太緊太大, 以免阻礙蒸氣進人。一般以20x20x10cm 為佳, 最大不能超過30x30x25cm 。排放時要保持適當間隙, 使空氣容易排出, 蒸氣流通無阻, 提高滅菌效果。
討論:
高壓滅菌是利用蒸氣冷凝時能釋放大量潛熱的物理特性,使消毒物品處于高溫和潮濕的狀態, 經過一定的時間, 破壞所有的細菌及芽胞組織, 最終達到消毒目的。下排氣式的高壓滅菌器, 其原理為: 蒸氣進人鍋內, 因較空氣輕, 故而可逐漸擠壓空氣經下部排氣口排出。依靠此原理排除空氣不易徹底。特別是大敷料包內的空氣。因此在排氣時必須保持足夠的時間, 并使排出通暢。第一次排氣后可以在引人蒸氣至0 . 5 甲c 甘壓力后再排氣, 也可以反復多次排氣, 以增強空氣的排出。另外, 如果是電熱高壓滅菌器, 當蒸氣輸人消毒室時應徐徐開放冷凝水泄出器前端之閥門, 使冷凝水泄出器間斷地排出消毒室內空氣及冷凝水, 確保滅菌效果。其次, 消毒員上崗時必須嚴守職責, 不許擅離崗位。在滅菌期間不要同時進行任何別的工作, 以免不能及時發現消毒室內溫度高低不穩而影響滅菌效果, 甚至導致滅菌失敗。同時, 消毒員需要加強培訓, 可以舉行各種類型的培訓班, 消毒員頭腦中對消毒滅菌概念是否明確是致關重要的因素。往往由于消毒員的一時疏忽或搜離崗位而導致滅菌失敗。再則, 物品排放的位置, 數量也不可忽視。如果物品排放太擁擠,蒸氣進入受阻, 這也是導致滅菌失敗的原因。